构造二叉树是一个常见的二叉树考点,相比于直接考察二叉树的遍历,这种题目的难度会更大。截止到目前(2020-02-08) LeetCode 关于构造二叉树一共有三道题目,分别是:
今天就让我们用一个套路一举攻破他们。
105.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
题目描述
1 | 根据一棵树的前序遍历与中序遍历构造二叉树。 |
思路
我们以题目给出的测试用例来讲解:
前序遍历是根左右
,因此 preorder 第一个元素一定整个树的根。由于题目说明了没有重复元素,因此我们可以通过 val 去 inorder 找到根在 inorder 中的索引 i。
而由于中序遍历是左根右
,我们容易找到 i 左边的都是左子树,i 右边都是右子树。
我使用红色表示根,蓝色表示左子树,绿色表示右子树。
根据此时的信息,我们能构造的树是这样的:
我们 preorder 继续向后移动一位,这个时候我们得到了第二个根节点”9“,实际上就是左子树的根节点。
我们 preorder 继续向后移动一位,这个时候我们得到了第二个根节点”20“,实际上就是右子树的根节点。其中右子树由于个数大于 1,我们无法确定,我们继续执行上述逻辑。
根据此时的信息,我们能构造的树是这样的:
我们不断执行上述逻辑即可。简单起见,递归的时候每次我都开辟了新的数组,这个其实是没有必要的,我们可以通过四个变量来记录 inorder 和 preorder 的起始位置即可。
代码
代码支持:Python3
Python3 Code:
1 | class Solution: |
复杂度分析
- 时间复杂度:由于每次递归我们的 inorder 和 preorder 的总数都会减 1,因此我们要递归 N 次,故时间复杂度为 $O(N)$,其中 N 为节点个数。
- 空间复杂度:我们使用了递归,也就是借助了额外的栈空间来完成, 由于栈的深度为 N,因此总的空间复杂度为 $O(N)$,其中 N 为节点个数。
空间复杂度忽略了开辟数组的内存消耗。
106.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
如果你会了上面的题目,那么这个题目对你来说也不是难事,我们来看下。
题目描述
1 | 根据一棵树的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。 |
思路
我们以题目给出的测试用例来讲解:
后序遍历是左右根
,因此 postorder 最后一个元素一定整个树的根。由于题目说明了没有重复元素,因此我们可以通过 val 去 inorder 找到根在 inorder 中的索引 i。
而由于中序遍历是左根右
,我们容易找到 i 左边的都是左子树,i 右边都是右子树。
我使用红色表示根,蓝色表示左子树,绿色表示右子树。
根据此时的信息,我们能构造的树是这样的:
其中右子树由于个数大于 1,我们无法确定,我们继续执行上述逻辑。我们 postorder 继续向前移动一位,这个时候我们得到了第二个根节点”20“,实际上就是右子树的根节点。
根据此时的信息,我们能构造的树是这样的:
我们不断执行上述逻辑即可。简单起见,递归的时候每次我都开辟了新的数组,这个其实是没有必要的,我们可以通过四个变量来记录 inorder 和 postorder 的起始位置即可。
代码
代码支持:Python3
Python3 Code:
1 | class Solution: |
复杂度分析
- 时间复杂度:由于每次递归我们的 inorder 和 postorder 的总数都会减 1,因此我们要递归 N 次,故时间复杂度为 $O(N)$,其中 N 为节点个数。
- 空间复杂度:我们使用了递归,也就是借助了额外的栈空间来完成, 由于栈的深度为 N,因此总的空间复杂度为 $O(N)$,其中 N 为节点个数。
空间复杂度忽略了开辟数组的内存消耗。
889. 根据前序和后序遍历构造二叉树
题目描述
1 | 返回与给定的前序和后序遍历匹配的任何二叉树。 |
思路
我们以题目给出的测试用例来讲解:
前序遍历是根左右
,因此 preorder 第一个元素一定整个树的根,preorder 第二个元素(如果存在的话)一定是左子树。由于题目说明了没有重复元素,因此我们可以通过 val 去 postorder 找到 pre[1]在 postorder 中的索引 i。
而由于后序遍历是左右根
,因此我们容易得出。 postorder 中的 0 到 i(包含)是左子树,preorder 的 1 到 i+1(包含)也是左子树。
其他部分可以参考上面两题。
代码
代码支持:Python3
Python3 Code:
1 | class Solution: |
复杂度分析
- 时间复杂度:由于每次递归我们的 postorder 和 preorder 的总数都会减 1,因此我们要递归 N 次,故时间复杂度为 $O(N)$,其中 N 为节点个数。
- 空间复杂度:我们使用了递归,也就是借助了额外的栈空间来完成, 由于栈的深度为 N,因此总的空间复杂度为 $O(N)$,其中 N 为节点个数。
空间复杂度忽略了开辟数组的内存消耗。
总结
如果你仔细对比一下的话,会发现我们的思路和代码几乎一模一样。注意到每次递归我们的两个数组个数都会减去 1,因此我们递归终止条件不难写出,并且递归问题规模如何缩小也很容易,那就是数组总长度减去 1。
我们拿最后一个题目来说:
1 | node.left = self.constructFromPrePost(pre[1:i + 2], post[:i + 1]) |
我们发现 pre 被拆分为两份,pre[1:i + 2]和 pre[i + 2:]。很明显总数少了 1,那就是 pre 的第一个元素。 也就是说如果你写出一个,其他一个不用思考也能写出来。
而对于 post 也一样,post[:i + 1] 和 post[i + 1:-1],很明显总数少了 1,那就是 post 最后一个元素。
这个解题模板足够简洁,并且逻辑清晰,大家可以用我的模板试试~
简单起见,递归的时候每次我都开辟了新的数组,这个其实是没有必要的,我们可以通过四个变量来记录 inorder 和 postorder 的起始位置即可, 具体见下方代码区。
代码:
1 | class Solution: |
updated:(有同学不懂为啥 post_end 是 post_start + i - 1 - in_start,我解释一下)
我上面提到了 实际上 inorder 的 长度和 postorder 长度是一样的。而:
- inorder 的长度是 i - 1 - in_start
- 因此 postorder 的长度也是 i - 1 - in_start
- postorder 的长度 = post_end - post_start
- 因此 post_end 就是 post_start + i - 1 - in_start
复杂度分析
- 时间复杂度:由于每次递归我们的 inorder 和 postorder 的总数都会减 1,因此我们要递归 N 次,故时间复杂度为 $O(N)$,其中 N 为节点个数。
- 空间复杂度:我们使用了递归,也就是借助了额外的栈空间来完成, 由于栈的深度为 N,因此总的空间复杂度为 $O(N)$,其中 N 为节点个数。
关注我
更多题解可以访问我的 LeetCode 题解仓库:https://github.com/azl397985856/leetcode 。 目前已经 30K star 啦。
大家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《力扣加加》获取更多更新鲜的 LeetCode 题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