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3 的投资世界充满机会,但如何判断一个代币是“物美价廉”还是“虚高泡沫”?传统的股票估值用 PE、PB 等指标,结合历史百分位判断高低。Web3 代币也有类似逻辑,但指标更贴合区块链特性:链上数据如总锁定价值(TVL)、费用收入和活跃用户(DAU)增长率,能揭示代币的内在价值。参考传统金融平台(如蛋卷基金的价值中心),我们可以用这些指标,结合历史百分位,构建一个直观的 Web3 代币估值表,判断单个代币(如 UNI 或 ETH)的低估、中估或高估。
估值表会不会很难做?是也不是。
- 不难,因为自己定义一个极简的估值很简单。本文就教你如果做一个自己的估值表,让你理解其背后究竟做了什么事情。
- 难。因为做一个能客观真实反应估值的表非常难,因为这需要加入很多变量,调整很多算法,这个不在本文讨论范围,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给我留言,人数多的话我会单独写一篇文章。
本文将聚焦单个代币的估值,提出一个自定义的复合算法,整合三个指标:MC/TVL Ratio(市值/TVL)、Fee Yield(费用收益率)和 DAU Growth(活跃用户增长率),生成一个 0-1 的估值分数,清晰定义“低估”(<0.3)、“中估”(0.3-0.7)、“高估”(>0.7)。我会用文字拆解原理,再用 Python 3 代码模拟实现(以 UNI 为例),从数据采集到可视化,全程透明。代码可直接跑,稍改就能用真实 API 判断任何代币。想保护你的 Web3 资产?先看看 MPC 钱包的冷知识:更加安全的区块链钱包:MPC 钱包。开始吧!0.3)、“中估”(0.3-0.7)、“高估”(>